上回去澳門、珠海的遊記→ 珠海澳門

古蹟景點都不會跑掉,在此不再贅述。


 
麥兜小朋友

 

 

 就讀春田花花幼稚園的麥兜小朋友曾說過,中國四大發明為「粥粉麵飯」(註1),仔細想想,麥兜小朋友果然是冰雪聰明,悟出連大人都不懂的道理。
這四大發明在港澳茶餐廳隨便找都有得賣,四個簡單的元素就像印刷機的四個顏色,可以變化出多種菜色,對全球華人吃的文化有深遠的影響,可是,他們在化學表上卻是最最無聊基本的「碳水化合物」、令人有飽足感的「澱粉質」。
這趟澳門行,我們大開殺戒,吃到翻過來,吃到紅了眼,吃的正是「粥粉麵飯」。

鴛鴦?絲襪奶茶?

糖朝賣的我喝過,打死不會再去,那是什麼東西?

加糖的沒有奶味但是看起來白白咖啡咖啡的液體自己在家可以搞,幹麼給這些笨蛋八十塊,喝下去簡直是糟蹋人。香港澳門的奶茶鴛鴦再怎麼差也有一點水平,因為他們天天喝,都慣了嘛。要是連自己都喝不下去,還怎麼賣給人咧?

凍檸茶
?

不加糖難以入口的澀紅茶(我猜是立頓),加了檸檬片跟果糖用湯匙戳爛之後,莫名其妙的生津止渴,跟我最常買的路邊清心烏龍綠茶不加糖,是兩種風格不同的極品夏日冷飲。只是清心好找,酸中帶澀的清涼凍檸茶可是遍尋不著,自己在家裡做的喝起來硬是像無趣的茶包,噁心死了

腸粉
?乾炒牛河?
在台南,要到長榮桂冠酒店的長園中餐廳才吃得到腸粉,一小碟百多大洋,夠嫩夠幼滑。只是上次那碟絲瓜腸粉,老讓人覺得有種「馬鈴薯炒豆豉」的感覺,不是他太新潮,就是我太古板,還是叉燒蝦子牛肉齋腸對味兒。 
其實台南國華街上,有間「傻發腸粉」,沒什麼特別,不夠滑也不夠嫩,七八十塊一份,吃下去算是半個傻子。
除了各式幼滑腸粉,澳門的生煎腸粉水準也夠,煎得兩面稍黃,淋上甜醬油芝麻醬,是完美的庶民小食。
至於乾炒牛河,在台灣也只能去港式飲茶吃。
那個「河」講究「鑊氣」,必須猛火快炒。而且炒河粉用蠻多油的,但是吃起來又不能夠油。吃的時候我喜歡落一點潮州辣椒油,油汪汪的一盤「粉」,怎不叫人肥?

牛雜粥?
要找牛雜,在台南只有賣牛肉湯的店才有得賣,牛雜倒不是重點,那鍋粥才是功夫所在。
以我所知,廣東人吃粥講究軟、綿、滑,平常百姓熬粥可能放些白果、干貝、腐竹之類的,就算是白粥喝起來也特別鮮甜。港澳食肆裡賣的粥大多是用上湯煨的,聽說多用大地魚熬上湯,我猜大地魚跟台灣人慣用的扁魚有相同的妙用吧。粥底煨好一大鍋後用爐子熱著,只要放入各種不同佐料就成為及第粥、艇仔粥、牛雜粥、碎牛粥,而且每碗上桌都是新鮮熱辣。
常看到港澳餐廳招牌上寫著「明火白粥」,其實指的就是用大火滾透,使米粒開花,並化於米水中的粥,也因為這種煮法才造就了廣東粥所謂軟、綿、滑的特色。

裹蒸粽
?
裹蒸粽裡照理講有米、有燒鴨、還有香菇、蝦米、 綠豆仁、栗子等,並用荷葉和竹葉包裹餡料。現在人怕肥,粽子不再是個個那麼大,用料也健康多了,什麼肥肉鴨皮用得也少。 
我,只是想念以前外婆親手包的,剝開就看得到綠豆仁帶著荷葉香的裹蒸粽。 

蠔油生菜
/油菜?
台灣的燙青菜多淋上肉燥,我喜歡廣東人用滾水熟油燙菜,另上少許蠔油。這樣燙出來的菜已帶點油水,比單是清燙的蔬菜真是好吃太多,比起肉燥卻少了大量的油。
「油菜」煮法適用於各種蔬菜,尤其是萵苣、羅美生菜,清甜爽口,回味無窮。 電視上不是說每一餐要吃一個拳頭的青菜嗎? 照這種煮法,豈只一個拳頭? 一個豬頭我也吃得下。如果在滾水中加入幾顆小冰糖、灑上幾匙鹽、一小匙蔬菜味素,不用蠔油也是大大好吃。


蝦子灑上去,看起來像辣椒粉

蝦子撈麵
?
這裡的蝦子不是平常吃到的那種白灼草蝦,而是「蝦子的孩子」,一顆顆像魚卵那樣,醃過的。蝦子不但可以撈麵還可以蒸蛋、蒸豆腐、撈飯。我覺得跟蝦醬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蝦子撈麵的麵,也就是港澳人吃的蛋麵。
很多人嫌蛋麵鹼水味重,其實沒有那麼嚴重。只要有好湯頭好醬料,蛋麵又Q又有嚼勁。個人prefer粗麵,可惜在台南,連要買個香港「生麵皇」都不知上哪買。


第一次吃到唐人起司

唐人起司
?
去到澳門議事亭前,怎可不吃義順牛奶公司的燉蛋呢?
是,我不覺得他們的甜品有那麼驚為天人,但過門不入又實在是可惜了。
不過,這次我媽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。
她望著牆壁架子上一排排玻璃罐,裡面是一片片整齊排列浸在液體裡的白色片狀物:「呢個係唔係唐人芝士?」她問老闆。
沒錯,這是唐人用牛奶作成像mozzarella那樣載浮載沉的Cheese。老媽說她小時候吃過。 
老闆教我們放在粥裡面吃。
買了一瓶,回家打開來看,一片片圓圓的,薄得像張紙,上面好像印了鋼印一樣,我分辨出牛乳二字,其他的看不出來。
「齋吃(註2)」了一口,簡直是打死賣鹽的。可是放在粥裡飯裡還真美味,舌頭上留著濃濃奶香味。現在這罐唐人起司供在廚房,吃得很慢,因為吃光了還要跑回澳門買,工程浩大,勞民傷財。

腊味飯
?
在議事亭附近有間路邊攤小食店,有粥有粉,臘味飯一碗才七蚊(註3),合台幣三十二塊,香氣逼人,令人胃口大開。老闆打開蒸籠,臘味早就切成小丁拌入飯裡,顯然是正統臘味飯大塊肝腸大塊臘腸的偷工減料縮水版。
不過那並無損其美味,糯米鼓漲漲油亮亮的非常入味,算是物超所值,吃得人腦滿腸肥,好不滿足。 

吃飽以後,我媽跟我妹又在化妝品店廝殺了起來。女人Shopping,沒有什麼好描述的,最多把卡刷爆。
好了,再來就要到好久不見的香港。
這次,是坐船去的唷!


註1:課本上的中國四大發明為:人蔘、貂皮、烏拉草。咦 ? 少一個?
ㄜ...喔,是造紙術、印刷術、羅盤、火藥。

註2
:齋,不只是齋菜的意思。「齋」有「純粹是」「光是」的意思。
齋腸粉→光是雪白嫩滑的腸粉配甜醬油,裡面不夾叉燒、牛肉或蝦子。
齋啡→黑咖啡。
齋睡→只是睡,沒幹嘛。 來,請照樣造句:我跟他只是齋睡,什麼也沒做。 嘿嘿
齋睇→光看,也沒幹嘛。 照樣造句:我只是齋睇,沒動手喔。 哈哈哈
這樣解釋,了吧?

註3
:一蚊=一元,五百元就是五百蚊。了吧
  

 

 

 

 燙青菜

什麼蔬菜都可以,我曾用過萵苣、白菜心、上海奶油白、羅美生菜(Romane lettuce)、芥蘭、油菜心、大陸妹也可。不過空心菜/高麗菜硬是炒的才好吃。

用一大顆萵苣或是兩個Romane lettuce來做標準。
水只要一點點,不要多。
用直徑約18公分平底湯鍋的話,大約就是裝個兩公分高的水。
用中國人那種圓底炒鍋的話,我想大約是放個250  - 300 c.c.吧。
我以前不懂,每次都放半鍋水,不管放多少調味料,燙起來的菜都難吃。
其實水滾之後青菜會被燙軟而沒入水中,水要是太多,味道就太淡了,不好吃。
我有個Auntie,她每次燙完油菜,鍋底只剩下一點點的水,那才真的是高手。
相信各位高手都知道我在講什麼吧。

裝好水之後,倒入花生油/橄欖油/沙拉油,反正不要是蔴油,約兩三大匙,依菜量多少增減。
三、四大匙的鹽
一匙雞粉,或是康寶海鮮/蔬菜味素,可自行斟酌用量
五、六顆黃/白冰糖

水滾後下青菜,並且隨時用筷子把上層沒有燙到的菜壓入水中。
有的人喜歡吃生一點的菜,那煮的時間就不要太長。
喜歡吃熟一點的,就讓水滾個一分鐘吧。
記得,每餐要吃一個拳頭的青菜喔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eetc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